旅人與歌 系列講座 01

  • 2021/10/09(周六) 14:30(+0800) ~ 16:00(+0800) ( iCal/Outlook, Google 日曆 )
  • 壹玖空間 / 台北市重慶南路三段19號4樓
  • 財團法人文化臺灣基金會(執行單位:她的實驗室空間集) 聯絡主辦單位

旅人與歌 系列講座 01 

吹到南洋的春風: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於東南亞之傳播史

時間|2020.10.09(六)14:30—16:00

地點|壹玖空間(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三段19號4樓)

講者|劉亦修(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內容簡介 |

日治時期三〇年代為臺語流行歌蓬勃發展時期,各家唱片公司製造出多種樣式之流行歌,流行歌不單體現出「摩登生活」,更作為一種音樂的商業策略。又,臺語流行歌不只針對臺灣聽眾,更放眼及流行於東南亞,特別是位於星馬的福建話地區。戰後臺語流行歌在東南亞被翻唱及傳播,直到現在的星馬電台與歌台仍然聽到。為甚麼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能有如此強大的續航力,它能讓我們反思臺灣音樂與東南亞的何種關係呢?

演講以臺語流行歌於東南亞之傳播為題,透過歷史文獻及唱片聲音,重構臺語流行歌的傳播路線,以販賣、翻唱及傳唱三個角度一方面討論臺語流行歌對東南亞流行音樂的的意義,另一方面探討「南洋」市場之於臺灣唱片發展的重要性。本文欲從兩種聲音媒體切入:一為唱片,從戰後新加坡的唱片,觀察臺語流行歌之販售與翻唱現象;二為廣播,從戰後廣播節目中,追尋臺語流行歌在地化之過程,讓我們思考流行歌曲的「回聲」之歷史意義。

 

講者簡介

劉亦修,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來自香港,來臺已有九年。研究興趣包括留聲機與歷史錄音、音樂與語言、臺灣音樂史、聲音研究等。目前的博士論文以1930-1960年代臺灣與東南亞於唱片傳播的互動與關係性。緣分安排下亦開始巴里島甘美朗的學習及教學,更加堅信臺灣與東南亞的關係不只是月亮蝦餅那麼簡單。

 

關於「旅人與歌 系列講座」|

旅人與歌系列講座起源於生活於臺灣的馬來西亞藝術家區秀詒與「她的實驗室空間集 HER Lab Space」近年合作計畫的核心問題意識。2021年10月,分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王櫻芬教授和博士候選人劉亦修,就日本、臺灣、東南亞的音聲相關交流史,以不同的視角和面向探索其中歷史切片。

區秀詒與臺灣的劇場導演陳侑汝(「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團長)首度合作始於2017臺北市立美術館《社交場》展覽中的作品《當我們都不在了,記憶如何存在而不過渡於寂靜之中》,以記憶物件的劇場性建構在探討臺灣和太平洋冷戰島鏈與追朔至二戰時期的東南亞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隨後兩人仍持續以個人名義和團隊名義(她的實驗室空間集)一同合作,從講演到演出的多元配置,兩人的協作始終緊扣潛伏於邊界表層之下,寄生於圖像符號、歌謠等的權力移動。2019年的講演作品《從前一隻獨角獸》,藉由犀牛的身世與移動述說權力轉移、殖民的視覺化依賴與聲音的缺席等關係。2020年則透過新計畫《家族旅行》,以「旅行」和「歌謠」為接著紐帶,從私歷史和植物遷徙的角度開始精神圖景的套疊與共振。上述作品多以影像和聲音技術物和動物形體所形成之碎裂敘事作為鬆動邊界的方法,試圖將地圖上邊界的實線裂解成具縫隙的虛線,展開另一種透視彼此乃至於區域關係的可能角度。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文化臺灣基金會      

執行單位她的實驗室空間集 HER Lab Space   

計畫協力SEA plateaus

壹玖空間 / 台北市重慶南路三段19號4樓

活動票券

票種 販售時間 售價
一般票

2021/09/25 10:00(+0800) ~ 2021/10/08 23:50(+0800) 結束販售
  • 免費
下一步